News 新闻资讯
分光光度计的故障及检修
2020-10-19分光光度计不需要点火升温,也没有错综复杂的气路和水路的设计,因此故障率远远低于原子吸收光谱仪。尽管如此,分光光度计却是“大病很少,小病不断”。在此,小编将一些常见的故障和维护方法汇总整理如下,希望对各位仪器使用者有所帮助。
1.钨灯不亮
原因:灯丝烧断(这种原因最多)或没有点灯电压。
检查:分别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和电压档检测钨灯的灯丝是否通断以及点灯电压有无(该电压一般在10V左右)。
处置:更换钨灯或者修理更换钨灯供电电路板。
2.氘灯不亮
原因:氘灯寿命到期或者氘灯供电电路不良。
检查:氘灯不亮的故障90%的原因是氘灯本身的故障。在没有备用氘灯替换的情况下,其判断的依据如下:
a.一般氘灯的使用寿命约为500-1000小时,由于一般仪器均有记录氘灯使用时间的累积功能,所以这个数据可以作为参考佐证。
b.从氘灯还可以点亮前的起辉后辉光颜色来判断(但是这个判断方法对于许多仪器使用者而言并不知晓或者往往会忽略掉)。根据使用的经验,氘灯随着使用时间的的递增,灯内辉光的颜色会由蓝色→紫色→粉色→白色逐渐变化,同时灯周围的臭氧味道也会逐渐减弱;一般氘灯的辉光达到粉色的阶段基本就算是报废了,即便还能使用也属于“强弩之末”,用这种氘灯来检测样品得到的重现性不会令人满意。如果做波长扫描,尤其在紫外区,则谱图轮廓上会有很多的毛刺。
c.可以从氘灯间歇式的起辉/熄灭来判断。大多数氘灯到了寿命将至的时候氘灯的起辉呈现间断状态,用肉眼观察辉光会一闪一灭。
如果氘灯使用不久或者是新换上的氘灯仍然不能起辉,这就有可能是氘灯驱动电路的问题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万用表检测氘灯的灯丝电压和阳极电压是否正常来判断。一般而言,氘灯从开机到起辉大概需要10-30秒的时间,在这期间氘灯的阴极(灯丝)和阳极在起辉前和起辉后分别有2个状态的电压值;使用过的一个氘灯的电压值记录如下:起辉前:灯丝电压约为10V ,阳极电压约为350V。起辉后:灯丝电压降为7V,阳极电压降为90V。
处置:根据检测电压的有无更换氘灯以及修复、更换电路板。
3.安全域的基线噪声大
原因: 光源镜劣化是产生 这个故障的******因素。因为光源镜距离光源灯最近,长时间受到炽热的光源灯的照射而破坏了镜子表面镀膜的光洁度,也就是减弱了光源镜的反射率,是仪器的信噪比大大降低了。这种故障在分光光度计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检查:光源镜表面是否劣化,用目测法便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来。良好的光源镜面呈现黑色,而劣化的镜面呈现白色并有光灼伤的痕迹。
处置:对于劣化光源镜的处置办法有如下三种:
a.最简单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直接更换一个新的光源镜。
b.如果镜子表面不是很劣化的很严重,可以用沾有无水乙醇和乙醚混合液的棉球轻轻擦拭;不过在擦拭时要注意的是,手指仅能捏住棉球的一角做轻微地拖拉轻擦,万万不可做粗暴地摩擦,这样可以避免擦伤镜子的表面。
c.上面这种用乙醇棉球的方法不是很彻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火棉胶沾附法。具体讲就是将液体状的火棉胶涂抹在劣化的镜面上,待到火棉胶干燥后则会自然的卷起,然后轻轻揭下薄膜同时也就顺便将镜面上的污染物沾附下来了。
4.仅仅是可见区基线噪声大
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为钨灯老化所致。
检查:通过钨灯使用时间的记录或者做钨灯光谱能量检查即可判断。
处置:更换新的钨灯。
5.仅紫外区的基线噪声大
原因:造成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多为氘灯老化所致,并且多发生在采用光电二极管作为检测器的仪器上。
检查:可以通过前面介绍的通过氘灯使用时间的记录、氘灯起辉的颜色、氘灯的能谱图、氘灯阳极电压值等综合指标进行确认。
处置:只有更换新的氘灯。